中文版 | English

春季走起来!但要小心五个“坑”
发布日期:2017-04-19 浏览次数:10507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容,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季是健走的最佳时节,不少人已经开始制定自己的健走计划。不过,春天天气乍暖还寒,也是病菌滋生、疾病多发的季节。因此,一些健走误区你必须知道!

误区一 :强度越大,效果越好

看着身体在冬天堆积的脂肪,很多人会迫不及待地进行高强度健走,以达到减肥的效果。但是,运动时首先分解的是体内的葡萄糖,然后才开始消耗脂肪。运动强度过大,人体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易产生乳酸堆积,不仅达不到减肥的目的,还会让肌肉严重酸痛。

此外,由于冬季刚过,人体内的骨骼和韧带处于僵硬状态,关节黏滞性较强,贸然进行高强度运动,身体难以适应,会出现严重的疲劳感,还可能引发肌腱和肌肉拉伤。因此,春季健走时应以微出汗为佳。

误区二:出汗越多,效果越好

大多数人认为,健走过程中出汗越多,运动效果越好,其实不然!

人体的汗腺分为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这与遗传和分泌有很大关系。对于不爱出汗的人来说,不能强求自己的身体出汗,更不能将出汗作为衡量健走效果的标准。尤其在春季,天气多风,健走出汗后很多人急于脱减衣物,但此时毛孔扩张,会让凉湿之气趁虚而入。风邪侵袭人体后,人体易感染肺炎等疾病。

应等到健走后身体微微发热时,再逐渐地减少衣物;出汗后,也要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再去洗澡。

误区三:闻鸡起舞,健走要尽早

很多人健走也要“闻鸡起舞”,但事实是,晨起健走不宜太早。

首先,清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此外,春天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凌晨5点左右,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更容易引发关节疼痛及胃痛等症状。

若要选择晨练,最好是在日出以后。若太阳还未升起,空气中会有大量的污染物,不适宜健走。

误区四:春光明媚,晒太阳越多越好

相比冬季,春季阳光照射开始增强,暖洋洋的日光晒在身上很是惬意。其实,晒黑就是从春天开始的。春季阳光虽然柔和,但云层较薄,可穿透的光线比夏季更多,紫外线强度高。所以户外健走时,更需要做足防晒功课。

因此,在春季健走时,要注意适当使用防晒霜、隔离霜或防晒衣帽等物品。在雾霾天气时,应减少户外健走时间,若外出,最好佩戴防护口罩等。

误区五:口渴难耐,健走后狂补水

健走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是很多人直接就把水往嘴里送,这存在很多问题,其实健走喝水大有讲究。

健走中如果大量出汗,若不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容易引起脱水。补水的最好方法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520分钟饮水150200毫升,每小时不超过600毫升。

健走后身体还处于兴奋期,心跳速度也没有恢复平缓,因而在尽量保持饮水速度平缓的前提下,间歇式分多次饮水,这样心脏、身体才能充分吸收水分。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