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专题栏目
奔巴岛上屡创生命奇迹
发布日期:2016-09-14 浏览次数:8030

    50多年来,一期又一期的江苏援桑医疗队驻守在非洲桑给巴尔,为当地居民带去健康的希望。本期医疗队由无锡市独立组队,其中,来自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7位援非医疗队员赵新、杜旭东、杨晓、王琦、陆风旗、殷政、顾平艮,带着祖国的重托来到桑给巴尔奔巴岛,开展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工作。
    因为他们,临时医院成为奔巴岛医疗中心
    奔巴岛是桑给巴尔的一个离岛,岛上常年湿热、蚊虫多,自然条件恶劣,而且交通不便,设施落后。初到奔巴,医疗队员们都被医院的条件吓了一跳:医疗队所在医院——阿卜杜拉•姆才临时医院的设施简陋陈旧,手术器械及药品严重匮乏,医院检验只有三大常规,检查设备仅有一台B超机和一台X光机。
    临时医院还经常停电,有时手术进行到一半突然停电,手术室内一片漆黑,各种电器、监护仪、麻醉机都不能使用,医生只能各种手段齐上:吸引器用脚踩;应急灯和手机灯充当光源;监护仪不能用就手测血压,手摸脉搏,听诊器测心跳;制氧机罢工就让患者多做深呼吸;麻醉机不能用就手捏呼吸囊,一台手术往往要手捏呼吸囊好几个小时。
    尽管条件简陋,却因为有二院援桑医生的存在,这所临时医院成为奔巴岛的医疗中心,代表当地最高医疗水平。从岛上各个地方慕名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
    辛苦敬业,赢得患者一句温情的“China”
    当地医生少,按照人口比例,平均一位医生要负责8800位民众的健康。奔巴岛每户人家通常都有五六个孩子,父母也管不过来,门诊上经常见到因为异物前来就诊的患儿。援桑医疗队副队长、奔巴分队队长赵新是耳鼻喉科医生,他几乎每天都会接诊到豆子、种子塞鼻子里,硬币、瓶盖卡喉咙里取不出来的小患者,一个人要顶四五个医生的活。
    对于奔巴的医疗条件,普外科医生杜旭东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的普外科真的很“普”,除了他所擅长的消化外科,甲乳科、胸外科和泌尿外科也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有时他还要协助妇科做一些较大的手术,每天忙得像一只陀螺。
    奔巴岛上只有陆风旗一名放射专业医生,因此岛上其他医院的X线片都会送来请他会诊,日常工作量很大,有时候过了下班时间还有X线片送来。想到病人赶过来不容易,陆风旗总是耐心地处理好这些病人,以免耽搁病情。
    作为一名在非洲手术室工作的麻醉医生,殷政见惯了各种血淋淋的外伤患者,无论伤情有多糟,他和外科医生都尽力挽救,有时一台手术长达十几个小时。在助手休年假的3个多月期间,殷政一个人承担了手术室所有麻醉工作,从未推诿、暂停一台手术,经常在手术间隙匆匆赶回驻地吃口饭再急忙赶回医院继续手术。
    医疗队员们过硬的医术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当地同行们的交口称赞。奔巴岛的居民们更是一见到中国医生就微笑着说“China China(中国,中国)”向他们打招呼,这充满温情的问候声成为对中国医生最好的赞扬。
    仁心仁术,医疗队员用双手创造生命奇迹
    奔巴岛条件落后,意外多发,驻扎在这里的医疗队员们经常要面对“不可能的挑战”,他们不畏困难、救死扶伤,完成了许多“不可能的任务”。
    一天,赵新在睡梦中被一个电话惊醒,原来他的助手奥马里突然昏迷,被送进了医院。赵新立即赶到医院,发现已经中断多时的供电仍未恢复,对病人初步诊察后判断脑血管破裂出血可能性大,他和同事王琦一起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救基本稳定了血压。由于医院没有监护仪,赵新叮嘱护士每半小时测一次血压,最后终于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赢得了比赛。
    骨科医生杨晓有一次接诊了一位小腿外伤后出现慢性骨髓炎的青年,两年间病人的伤口一直反复感染流脓,听说奔巴岛上来了中国医生,期盼着会有奇迹发生。由于医疗条件太差,慢性骨髓炎在当地很难根治。杨晓并不气馁,在回到“骨刀加锤子”的手工手术年代,而且没有助手配合,他依然沉稳、果断地为病人进行病灶清除加引流冲洗术。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患者期盼的奇迹终于发生了,伤口完全愈合。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