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援鄂一线手记】我们带给患者信心,患者给了我们温暖
发布日期:2020-01-29 浏览次数:3849

“今天终于进病房了,心里激动和温暖并存。”晚上结束工作回到酒店,医疗队队员胡慧敏写下了自己的工作感受。1月28日开始,无锡二院医疗队的队员们全都进入病房开展日常工作,他们的到来给了患者战胜病毒的信心,也收获了许多的温暖。

“有病人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的到来给了我们阳光般的希望,谢谢你们。”队员们介绍,在医院里,会有医护人员和病人问他们是哪里来的。他们每次都大声地回答,“我们是江苏来的,无锡二院的。”进入日常工作状态,终于能够实地开展救援工作,当地的医护人员可以轻松一点,医患双方都有了更大的信心控制疫情。但也遇到了语言不通,尤其是和老年患者的沟通比较困难,这时就会有年轻患者主动帮忙翻译。

医疗队全体队员都已参与排班。病房是小年夜刚组建起来的隔离病房,59名患者,其中5名重症患者。医生上下午各一班,每班六小时,护士分早中晚三班,每班四小时。每天穿脱隔离衣防护衣要花去一小时。几个小时的工作对体力的消耗非常大,每次下班的时候衣服都湿透了,脸上也被防护服勒出了深深的痕迹。为了认出彼此,也为了给患者打气,护士们在防护服的后背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无锡二院”几个字。

王洵参加过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此次担任临床第一组组长,每天带着医生查房,要把全病区病人看一遍,查完房差不多十二点半,中间不能上厕所。“真的感谢医院那么仔细地给我们准备了那么多物资,尿不湿已经派上了用场,我们还是所有医疗队里唯一带笔的。”王洵开朗地笑说。患者大多能够自理,彼此间互相照顾,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压力,让队员们在繁忙而紧张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温暖。“这两天不断听到来自各地的同行夸赞我们无锡二院的医生技术精湛,护士专业素质非常好、技术扎实,感到很自豪。”

队员们在一线奋战,后方的家属时刻关注疫情的同时,还不忘做好保障工作。“我们家里白天不会联系他,也跟亲戚朋友都说了,白天不要给他打电话。这个时候,不打扰,就是对他工作最大的支持。”陆红兵的妻子王肖琴说,她和儿子都支持陆红兵的决定,在部队工作的儿子还对父亲说,“我们家有军人有党员,这种时候必须冲在前面。”当亲戚朋友在电视上看到陆红兵去湖北的消息后,都纷纷打来电话或在微信群里问候,王肖琴对每个亲戚表达了感谢后,还不忘再叮嘱一句,“不要给他打电话,我们在家等着他凯旋归来就好了。”每天关注疫情的发展,有话想说时她会给丈夫留言,叮嘱两句,陆红兵下班有空的时候才回复。

5.jpg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