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无锡和武汉两个城市还有这样一段不解的情缘。”无锡二院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偶然得知,武汉的市花是梅花,无锡的市花也是梅花,顿时觉得心情灿烂。近一段时间,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一切都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他们与患者互相加油鼓劲,彼此温暖,共同努力打赢最后的攻坚战。
易毅:护理会诊解除患者痛苦
易毅是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护理经验丰富,在到武汉的第30天,为一位患者进行了护理会诊,将所学用于为患者的护理,这令她觉得很自豪。一位患者有一根空肠造瘘管,因造瘘处疼痛影响睡眠,患者情绪很差。接班以后,易毅对患者的造瘘进行了评估,并结合患者的病程、饮食、排便等情况,与床位护士一起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还对造瘘口换药。她娴熟的技术、轻柔的动作,极大地安慰了患者。患者非常感激地说,“今天晚上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谢谢你,我感觉自己有救了。”
谈雅琼:用汗水驱散病毒阴霾
在为一名患者挂水消毒皮肤时,一滴汗水滴到了病人手上,谈雅琼赶紧擦去,但细心的病人还是发现了,心疼地说,“姑娘,你的汗都从帽子上滴下来了,如果吃不消,就休息会再来给我打补液吧,我不急。”但为了不影响患者挂补液,谈雅琼依然坚持做完才去擦汗。患者哽咽了,“你们辛苦了!都出汗出成那样了,还只想着为我们提供方便,多亏了你们,真得很感谢你们!”交接班的时候,患者还特地关照她,下班回去不要再忙了,一定要好好吃饭睡觉。
张燕:希望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一位年轻的哺乳期妈妈被感染住院后,情绪非常低落,一直担心才六个月的宝宝有没有吃好、会不会被感染,经常偷偷哭泣。张燕认真地倾听她的诉说,站在她的角度去考虑家庭和孩子。她的感同身受渐渐地平复了患者的情绪。张燕还手写了张爱心卡给她,接到卡片的瞬间,患者感激地掉泪。一位阿姨在大家的照料下,已经脱下了高流量氧疗,改用鼻导管吸氧了,监护仪的各项指标也很平稳。阿姨非常的开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感激地说,“你们每一个治疗,每一句鼓励的话语,对我而言就是生的希望。”
王洵:新生带给我们新的希望
到武汉一个多月后,王洵终于见到了联系已久的武汉热心市民“谭同学”。在他们到达武汉的当天,是“谭同学”第一个在路边发现他们,并发了一条微博,感谢他们在万家团圆的春节前往武汉支援。此后,“谭同学”热心地忙前忙后,为医疗队送上各种生活物资,还为生日的队员送上生日祝福,直到那时,大家才知道,这位不辞辛劳的“谭同学”是为即将临盆的孕妇。近日,“谭同学”的女儿顺利诞生,给了疫情阴影笼罩下的家庭无限欢乐和希望。
孙芹:全天候“管天管地管空气”
在病房里工作了一个月后,孙芹服从组织安排,做起了医疗队驻地酒店的消杀工作,开始了“管天管地管空气”。接手第一天,她就在每台电梯内和每层电梯门口放置抽纸,并在抽纸的上方粘贴醒目的标识,提醒队员用抽纸按电梯按钮。消杀工作基本上要全天候在岗,每天早上六点半,她就开始巡视酒店,添补抽纸、手消液,更换酒店入口处鞋底消毒巾,并要查看有无安全隐患等等,直至晚上十点,期间都要不定时巡视。还要对酒店保洁员进行个人防护和酒店消杀知识培训,包括收垃圾时的防护要求,如何穿脱防护用品,各物品如何消毒及消毒液如何配置等等。保洁员年龄跨度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一,每次培训时,孙芹都要耐心讲解、反复演示,直至所有人都掌握。培训结束后,孙芹还要和保洁员一起工作,以确保酒店消杀到位。孙芹说:“队友在前线维护病人健康,我在后方也要全力保护我们大本营的安全。”
离开故乡奋战在一线的他们,经历过寒风凛冽,迎来了春暖花开,与病患互相传递温暖,携手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曙光。愿阳光明媚,期待花开疫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