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战疫一线】潘莹霞:个性化护理治病也“治心”
发布日期:2020-03-26 浏览次数:4239

“小潘,我们都在说呢,你真是了不起,什么坏脾气的病人都肯听你的话。”早上接班后,来自无锡二院的援鄂医疗队队员潘莹霞正在巡视病房,几位患者拉住她,对她竖起大拇指。在抗疫的最前沿,潘莹霞充分展示护理经验,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缓解了许多患者的心病,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受到患者的称赞。

医院组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时,潘莹霞第一时间报名请缨,火速赶往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到达武汉的第二天,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的潘莹霞就接到了进入病房的通知,为更好地投入工作,她将自己一头漂亮的长发剪成了板寸。一个班四个小时,但每天都要提前上班,因为洗手、穿戴防护服、护目镜等要花去半个多小时。病区全部是重症患者,病情复杂,护理任务繁重,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一项操作都变得很困难,外面寒风呼啸,但潘莹霞全身却都湿透。护目镜很容易起雾,一些老年患者的血管条件也不好,但潘莹霞每次都能“一针见血”。

除了定时巡视病房、配合医生完成基本的护理操作、做好病区的消杀工作,潘莹霞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许多患者年纪较大、病情危重,加上没有家人陪护,情绪消沉。潘莹霞尽力给患者带去温暖的安慰,克服方言障碍,像家人一样和他们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小事。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不肯吃饭,唉声叹气不愿意配合治疗。潘莹霞想法了解到老人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导他,帮助他开视频与家人聊天,将水果点心带给他吃。老人逐渐放下了心结,变得开朗健谈起来,感激地跟她说,“姑娘,谢谢你,你比我的女儿对我都好,我今后一定积极配合你们治疗,不给你们的工作添麻烦。”

满负荷、高强度的工作使潘莹霞全身心都处于高压状态,夜里总是失眠,只能靠着安眠药物才能入睡。经验丰富的她还承担起了消毒班的职责,为病区的每一个角落消毒,咽喉部的粘膜被高浓度的消毒液气味灼伤,声音变得嘶哑,连咽口水都显得艰难。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能够亲身参与到这样一件大事中,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做贡献,是我的职责所在,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潘莹霞1_副本.jpg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