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医”线风采④丨发热门诊:守好健康第一道防线
发布日期:2023-01-11 浏览次数:6237

连日来

发热病人数量明显增多

面对骤增的工作量和高强度的压力

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众志成城

筑牢健康第一道防线

“什么时候开始发热的”

“有没有咳嗽等症状?”

“胸闷气喘吗?您喘口气慢慢说,不着急。”

发热门诊是医院的最前线,承担着筛查、诊治发热患者的重任。在这里,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直面病毒。在风险高、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市二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不惧危险,迎难而上,像旋转的陀螺,一刻不停,24小时坚守岗位,为患者牢牢筑起健康长城。

“她是发热门诊的‘定海神针’!”

“快!上心电监护!”

下午六点,一位高龄阳性患者诱发心衰,表现出明显的胸闷、气急、低氧,发热门诊负责人陆肖娴主任医师立刻与值班医生、护士长一起投入到紧张地抢救中,给予心电监护、血压监测,采取强心、利尿……最终稳住了患者的生命体征。这只是陆肖娴加班加点、救死扶伤的一个缩影,不分昼夜连轴转是她的工作常态。除了争分夺秒的诊治工作,作为发热门诊的负责人,陆肖娴还要担负起繁重的管理、协调工作。

连日来,市二院发热门诊持续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南北院发热门诊单日就诊总人数最高峰时突破六百人次。为了保证发热门诊正常运行,她始终保持着通讯24小时畅通,不知疲倦地关注着发热门诊的一点一滴,不断根据病人数量进行科学合理地排班调整,保证南北院区每天能够各有三个诊室开诊,力争让每一位病患都得到妥善诊治。与此同时,为了能让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尽可能多休息、恢复体力,她主动顶班,哪里有需要,随时接替上岗。殊不知,主动顶班的背后是她强忍着种种不适、咬着牙坚持做好每项工作的不辞辛苦和忘我奉献。发热门诊的其他医护人员都说:“她是我们的‘主心骨’,是发热门诊的‘定海神针’。有她在,我们便能心无旁骛、无畏无惧地冲锋一线。”

为了多看几个病人他们穿上了尿不湿上班

晚上7点多,万蛟龙医生还在诊室,详细地询问着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自从进入发热门诊,他就几乎没有休息过,随叫随到,保证医疗安全。发热门诊全体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南院发热门诊护士长欧小萍顾不上家中两个幼儿,每天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北院发热门诊护士长周静发着高烧,带着密不透风的口罩与面屏,用嘶哑的嗓音与患者沟通交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担当和使命;护士王春风自己“中招”发起了烧,但她吃了药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上,一天也不曾休息。喻澄、李晓娣、黄泽慧、张凯悦、李军伟等医生不惧风险,主动请缨支援发热门诊,从疫情初期到现在,只要身体能抗住,他们就坚持到诊室坐诊,耐心、仔细地医治患者。

“来不及喝水,喝水要摘口罩,还想上厕所,上厕所还要穿脱防护服,太费时间。”随着防护升级,为了保存更多医护力量,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需要穿防护服、戴N95口罩、护目镜等。为此,喻澄等医生干脆连午饭、喝水都省了,每天穿着尿不湿,坚持不上厕所,以此挤出时间接诊更多的病人。护士周月珠、周楠、强薇也强忍着身体不适坚持做好护理工作,每当下班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时,里面的衣物早已被汗水浸透,脸上口罩的压痕也越来越深。

患者安康是我们坚守的意义!

除了给患者治疗护理之外,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也竭尽所能地帮助每一位患者。

“小姑娘,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70多岁的陈阿公是独居老人,近几天他高烧不退,只好孤身来到市二院发热门诊就诊。护士葛芮看见腿脚不便、行走颤颤巍巍的阿公,主动上前搀扶,耐心热情地引导她进行就诊。杨婷、张珂、眭彩霞等年轻护士对于那些独自前来就诊的病人或者行动困难的老年群体也会给予多些照顾,她们看着娇小,却并不娇弱,以身为盾守护患者安康,受到了众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由于发热门诊不允许探视和陪护,除了给予精心的治疗和护理,陈丽、位院杰、蔡郭晓等护士还担负起了照顾患者的重任,帮患者订饭,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有时病人的订餐不能及时送到,护士们会把自己的工作餐让给病人先吃。看着忙忙碌碌的他们,其实很多人也是在咬牙坚持,陈丽前一天晚上利用休息时间打点滴,以便第二天坚持在岗。他们的热诚、敬业与坚守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许。

匆忙的脚步

沙哑的喉咙

疲惫的面庞

只为让患者尽快得到诊治

发热门诊的白衣战士

感谢你们,“医”然坚守!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