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丰,男,1972年9月生,中共党员,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他常年备班,无论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深夜还是节假日,随时奔赴医院为患者开通心脏血管;他严谨细致,医德高尚,体谅患者疾苦,不断改进技术,提升患者手术舒适度;他以身作则,甘于奉献,将所有精力都放在抢救患者的生命上,从不考虑自己的得失。他是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董丰。
昼夜连轴转,心内科“铁人”与时间赛跑
心脏是生命之源。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是心内科医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是因为急性心梗患者发病急、病情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急诊冠脉手术是挽救生命的重要举措。早一秒钟开通心脏血管,就能挽救更多的心肌,使患者的愈后更好。而董丰,就是与时间赛跑的心内科医生。
“董主任,患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请速来医院!”凌晨两点,刚刚结束一台急诊手术回到家的董丰正准备躺下,又接到了医院打来的急诊手术电话。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再次赶往医院,穿上厚重的铅衣,争分夺秒地为患者开通心脏血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刚刚回到家拖鞋还没换好,再次接到电话,又来了一位新患者,他于是再次转身赶往医院,披星戴月地赶路。
这样的深夜“连环call”,对于董丰来说,是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尤其是冬季气温下降心血管病高发时,常常要昼夜连轴转。他曾在48小时内完成了6台急诊手术,穿着20斤重的铅衣连续站立10多个小时,以“铁人”般的意志,带领团队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最多的一次,他一夜做了5台手术,从前一天下午五点钟就站在手术台前,脱下铅衣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五点。没有来得及休息,他就赶到病床前,观察术后患者的病情。忙完这一切,又开始了白天的工作,查房、上门诊、组织病例讨论、医患沟通、带教年轻医生......
平均每年,董丰要参加冠脉手术500多例,急诊冠脉造影术超200例,近五年来累计开展了近万例急诊冠脉造影术,被同事们称为心内科“铁人”。急性心梗患者夜间发病较多,相当于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要深夜赶往医院,没法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但他从没有过一句怨言,多年如一日,只要接到电话,马上就会火速赶来医院,从未有过推托。在他的感染下,市二院心内科团队拧成一股绳,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勇攀高峰,提升技术造福患者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和年轻化,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行冠脉造影术来明确病变部位,甚至需要多次穿刺。传统的冠脉造影术是在手腕上进行穿刺,术后的疼痛和淤青等会造成患者的不适,甚至可能会发生大出血和前臂附近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桡动脉穿刺技术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率达98%以上,被医学界誉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如果能够进一步改进这一技术,将更好地造福患者。
为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手术风险,董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思考更好的穿刺方式。在不用备班的时候,他会查找文献、翻阅典籍、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到深夜,最终确定实行经远端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术。这种技术从虎口处穿刺,术后仅在虎口附近有一个输液针眼大小的小孔,整个穿刺过程不到10分钟,术后患者手部活动如常,三四个小时后便可拆除止血带,伤口也没有出现疼痛、出血、肿胀等不良情况。目前这一技术在市二院常规开展,受到了许多患者的好评。
在临床工作中,他还发现,多数患者由于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无法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为更好地救治患者,他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率先开展了冠脉旋磨术。一名70多岁的患者在外院放过支架后,再发胸痛,前降支近段至中段发生弥漫性病变伴钙化、狭窄,命悬一线。然而球囊扩展和支架植入遇阻,在连续打破三个小球囊后,董丰果断选择了冠脉旋磨术。术中,凭借着精湛的技术,他精准地反复旋磨7次后,才使球囊顺利通过病变,最后植入两枚支架,成功完成手术。患者术后再没发生过不适,每次谈起董丰救治他时的惊心动魄,都满眼热泪。
不改初心,谱写生命奉献底色
很难睡上一个完整的觉,常年随时赶赴医院,有时甚至需要奋力奔跑,对董丰的体力是一个重要的考验。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他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都围绕着工作而进行。他住在医院附近,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只为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挤出这样一点时间加强锻炼。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跑步、健身。他还经常拉着同事一起锻炼,“有了强健的体魄,才穿的动20斤的铅衣!”每年“锡马”举办时,他都会积极报名参加,坚持完成半程马拉松比赛。
市二院是国家级胸痛中心,担负着打造无锡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防护网的重任。董丰作为“护心人”之一,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胸痛中心的建设中去。在工作异常繁忙的时候,他依然坚持和同事们一起深入乡镇、社区、工厂、学校等地开展义诊、宣教、筛查和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等,提高百姓对胸痛的认识,帮助社区医院进行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目前市二院胸痛中心从患者入院到开通血管,平均时间为70分钟,最快仅需30分钟,大大提高了心梗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这其中,也有董丰二十余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
从医26年来,他始终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全力地恪守从医誓言,为患者带去健康和温暖。他不善言辞,每当患者为表感谢送上红包时,他总是会第一时间充值到患者的住院费中。患者有困难或疑虑时,他总能耐心讲解和宽慰。他兢兢业业、踏实奋进的职业精神,深得领导和同事们,以及患者和家属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面对大家“铁人”的称赞,他每次都是淡淡一笑,继续埋头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患者治疗方案的完善上,以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地开展工作。
生命至重,有贵千金。自踏上从医路途的那一刻,董丰便下定了将一生奉献给热爱的医学事业的决心。每一个电话铃声猝然响起的深夜,每一次争分夺秒的抢救,每一句朴实却又充满力量的安慰,都是他对职业、对患者最真诚质朴的“表白”,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白衣天使的职责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