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锦旗 一份认可
一声感激 一份责任
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眼科
这些锦旗见证了
多场与光明同行的故事
“我的双眼复明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清晰明亮的世界逐渐被老年性白内障的阴霾所笼罩,这让80岁的顾奶奶苦不堪言。从视力下降开始,仅过了5年的时间,顾奶奶已经无法阅读、行走,甚至是辨认亲人的面容,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听说要等白内障完全成熟了才能做手术,所以我才一直没来就诊”。诊室里,黄晓丽副主任医师耐心解答了顾奶奶的疑惑。过去的手术方式是把晶体核整个取出,所以等白内障成熟了,核硬了更容易完整的取出。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超声乳化的成熟运用,这种观念该更新了。如果晶体核过硬,超声乳化时间越长,会导致术后持续角膜水肿和炎症,反而不利于恢复。
经过充分的准备与评估后,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手术台上,黄晓丽副主任医师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先进的设备,小心翼翼地操作微小的超声乳化探头,将其精准地作用于混浊的晶状体,进行乳化吸取,随后植入了清晰的人工晶状体。
“我的双眼复明了!”当手术结束,纱布缓缓揭开,看到周围熟悉而又久违的环境与家属,顾奶奶情不自禁地发出激动的赞叹。出院后,她又将这句话做在锦旗上,向市二院眼科的医护人员表达她的感激。
“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
26岁的刘女士有一个困扰多年的烦心事,在她左眼上睑缘有一个3mm的肿物,不仅影响美观,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眨眼与视线。为此,刘女士不断前往各地求医问诊,虽均被建议进行手术,可对外观极为在意的患者内心始终充满了担忧与顾虑。
两个月前,刘女士怀着忐忑的心情慕名来到了市二院眼科就诊。蒋韵佳副主任医师看出了她的纠结与不安,详细地为她讲解手术方案、过程以及预期效果,用专业知识和以往成功案例慢慢打消她的顾虑。因为被医生的温暖和专业所打动,这一次刘女士终于下定手术的决心,成功进行眼睑全层肿物切除。
术后的恢复过程十分顺利,随着肿胀逐渐消退,伤口慢慢愈合,刘女士惊喜地发现眼睑的外观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治愈了她的生理疾病,更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自信,由衷地向蒋韵佳副主任医师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白衣燕帽洁无尘,医德仁心更可亲”
一次意外,使60岁荣女士的右眼不慎被木材弹伤,她顿时便无法视物、疼痛难忍,被确诊为右眼创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需要及时手术摘除脱位的晶状体,并通过悬吊人工晶体获得视力的提高。
市二院眼科医护团队迅速响应,为荣女士制定了两次手术计划。首先是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晶状体摘除手术。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切口仅0.5mm,切口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但还未从意外中平复回来的荣女士心中却依旧焦急;“医生,我还是看不见,是不是手术失败了?我是不是以后都看不见了?”罗莎莎副主任医师见状耐心安慰:“手术很成功,等我们再一次手术放入人工晶体,您就能看见了。”
悬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因外伤、遗传性疾病引起的严重晶状体脱位的经典术式之一。术中,罗莎莎副主任医师在高倍显微镜下,使用特制的缝线把透明的人工晶状体缝到眼内相对正常的生理位置上,来代替患者自身的晶状体恢复正常视功能。
术后,荣女士的视力成功恢复到0.5。那份重见光明的喜悦,让她和家属激动不已。为了表达内心深深的感激之情,荣女士特意再次回到病房,送上一面写着“白衣燕帽洁无尘,医德仁心更可亲”的锦旗。
当患者重获清晰"视"界,他们眼中的激动与喜悦,便是对医生最高的肯定与激励。这一面面锦旗承载着患者的信任与感恩,见证着市二院眼科团队为了守护光明所付出的无数个日夜。科室将继续在“光明之路”上笃定前行,用他们的双手为更多的患者点亮希望之光,续写那锦旗背后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