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主任,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你的专家门诊,我们这些老病人再也不愁挂不到你的专家号了。”5月27日下午,市二院房颤中心与梁溪区广瑞通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的全市首个社区房颤联合专病门诊开诊,“老病号”们乐呵呵地前来排队,在自家门口享受到了二院专家的优质诊疗。
现场,心内科曹佳宁、金艳、杨军、冯秋婷等医师为患者进行了诊治。70岁的老陈几年前被诊断为房颤,一直在市二院进行治疗,定期要到医院复诊。因为年纪大了,每次预约挂号、就医都要子女陪同,显得有些不便。在社区医院量量血压、配点药倒是很方便,但每月至少去二院找专家看看才放心。得知心内科曹佳宁主任医师要来社区开门诊,老人激动得早早前来。还有许多和老陈一样的房颤患者得知消息也高兴地赶来找专家看病,“以后不用再抢专家号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我们希望通过联合专病门诊这种形式,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在方便居民的同时,提升基层医疗工作者的救治水平。”曹佳宁介绍,房颤易引发脑卒中和心衰,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65岁的发病率为4%左右,75岁以上的发病率则高达15%,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人群逐年升高。但房颤又被称为“沉睡的狮子”,三分之一的房颤患者发作时无明显症状,因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作为医联体成员单位之一,市二院房颤中心开设联合专病门诊,将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带到社区,鼓励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诊,既缓解了三甲医院的压力,也方便了居民就医。
“但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在社区坐诊,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联合专病门诊,实现社区医院诊疗水平的提升,加大对房颤患者的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曹佳宁介绍,去年市二院房颤中心通过国家认证,联合专病门诊是将医联体建设精神落地的重要实践,将有助于真正服务社区房颤患者,今后每次他上门诊的时候,社区会有两名医生同时出门诊,以起到带教的作用。每月会开设讲座,提升居民的防治意识,提高社区医生的治疗水平。同时,不定期开展义诊和房颤高危人群筛查,对转诊到社区的患者进行康复管理等。通过规范化管理,降低房颤发病率,使房颤患者得到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