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一、哪些动物会传播狂犬病?
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约占99%;蝙蝠现在是造成美洲人类狂犬病死亡病例的主要原因。
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等不感染、不传播狂犬病病毒。
二、狂犬病是如何传播的?
被唾液中含病毒的犬等动物咬伤而感染;唾液中含病毒的犬等动物用舌头舔人粘膜、口腔、肛门和外生殖器粘膜或新近皮肤破损处也可造成感染。
此外,通过吸入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或通过移植已感染病毒的器官感染狂犬病现象很罕见。
因咬伤而出现人传人的情况虽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从未得到证实;人类因摄入动物生肉或其他组织而感染狂犬病从未得到证实。
三、狂犬病有哪些危害?
1、病死率高:狂犬病是迄今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多年来始终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2、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人发病后处于癫狂状态,表情极度惊恐,最后因呼吸和心脏衰竭而亡,其惨状给家属和旁观者都带来极度震撼和恐惧。狂犬病死亡率极高使得一些被犬、猫致伤者长期处于忧虑之中,有沉重的思想负担,甚至发展成强迫症和“狂犬癔症”,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狂犬病的消除策略
通过犬用疫苗接种来消除犬类狂犬病最具成本效益,也是唯一的长期解决方案。当犬群的免疫覆盖率达70%以上时,狂犬病就能有效控制,但是数据表明我国部分地区的犬免疫率不足2%,部分农村的犬基本没有进行免疫。因此,加强犬类疫苗接种非常重要。大规模犬只免疫是预防狂犬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可以极大降低狂犬病危害,从而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提出的2030消除经犬传播狂犬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