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健康教育
了解你的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发布日期:2024-12-20 浏览次数:1887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与暴露在空气中的有害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肺泡异常相关。

慢阻肺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目前我国有将近1亿名慢阻肺患者,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约100万。

一、慢阻肺的症状有哪些?

慢阻肺的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重度患者还常有乏力、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

1、慢性咳嗽:通常是慢阻肺的首发症状,初期为间歇性,后期变为持续性。

2、咳痰:早期可能只有少量痰液,在病情进展和急性发作后会出现痰量增多、变浓。

3、呼吸困难、气短: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呼吸急促、气短,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二、哪些人群容易患慢阻肺?

40岁及以上人群;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或)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人群、(可疑)慢阻肺人群;哮喘、可疑哮喘、气道高反应者;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儿童期有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史;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及厨房油烟等室内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有慢阻肺家族史者等。
三、如何早期识别慢阻肺?

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慢阻肺可以在病情恶化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急性发作风险,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症状并延缓疾病进展。

1、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从而判断是否患有慢阻肺。建议年龄在40岁及以上,或存在以下任一情况则应考虑有慢阻肺的可能,应尽早行肺功能检查:(1)慢性咳嗽;(2)咳痰;

3)呼吸困难;(4)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和/或慢阻肺危险因素如(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慢阻肺家族史、职业粉尘接触或经常暴露于油烟等)。

2、早期发现临床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在疾病早期,这些症状往往表现得不明显,可能被忽略。因此,当出现慢性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另外,当出现气短、气不够用、爬楼梯费力、喘憋、胸闷等症状时,也需警惕慢阻肺的可能。

3、简易调查问卷评估:对于那些目前无法实施肺功能检测的基层医疗机构,可通过一些简易问卷调查等方式也可进行早期筛查,例如我国自行开发的COPD-SQ问卷。

四、确诊了慢阻肺该怎么办?

    慢阻肺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需要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急性加重期则应该尽量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氧疗、药物治疗、呼吸康复、外科手术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治疗措施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而患者朋友们,则需要做到早期识别急性加重、尽早治疗。急性加重常常有以下表现:

①有受凉、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②有咳嗽、咳痰、胸闷、喘息等症状加重的表现,甚至可能出现咳大量黄浓痰、呼吸困难。

如有上述表现,请及时就诊。


关闭
打印